聯系我們
鋼鐵俠們!加油!

鋼貿從業者在經歷了18年的一波暴跌后,心態相對保守,18年年末在各主流分析一致不看好后期的情況下,19年上半年都采取了謹慎的操作模式,所以這輪上漲并未收獲太多,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成品材價格的過快上漲。
分析近半年來鐵礦石強勢上漲原因,外資進入,潰壩導致供給減少,為鐵礦石暴漲提供了基礎。但旺盛的需求才是價格持續上漲的主因。無論是粗鋼產量還是開工率都是激增,在強需求與弱供給的推動下,鐵礦石價格一漲再漲。
剛經歷了暴跌行情,馬上面對暴漲的鐵礦石,做空的人估計不會少了,從歷史價格和所謂的技術指標來看,做空是不錯的選擇,750點做空風險不大吧?斷骨吐血,850點做空,亡。在鐵礦石突破900元/噸后,交易者終于忍不住了,產業鏈話語權與利潤再分配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控盤”,“外匯流失”,“舉報信”各種傳言擾動著市場本就不安的情緒,甚至有人指責中鋼協不作為。反觀鋼廠的利潤從最高時候的1800-1500降到了目前的300-100。為降低鋼企成本,抑制繼續做多情緒,讓市場回歸理性。近期中鋼協及有關專家釋放出鐵礦石價格高企不可持續,供大于需的格局并未改變,并成立調查小組。然而強需求,弱供給的格局短期難以改變,短期下跌的空間不大,震蕩性上行的行情預計將持續整個2019年。
1
下面跟我一起看看這輪漲價獲利的都是誰?
國外礦商:鐵礦石,幾乎只能用作煉鐵的原材料,我國也擁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問題出在,國內品位低,成本高,2003年之后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和進口國,在貿易全球化,工業化的今天,從經濟學,和工藝上來說進口礦幾乎是首選。不論哪個發展階段,不論哪種定價方式,外礦商長期以來一直掌握著主導權并獲取了超額的利潤。


談起鐵礦石,有太多的血淚史,太多的故事可講,鐵礦石定價權這個話題在鋼材行業持續了快20年,伴隨了每一次的漲價和落價,一直是一塊心病。
無論國民經濟發展的哪一個階段,外礦商幾乎都扮演著吸血蟲的角色,往往是怕什么來什么,還沒有很好的制約手段。
2003年后中國作為全球鐵礦石貿易的最大買家,雄心勃勃的開始參與亞洲鐵礦石價格談判,但也是從那一年開始,鐵礦石價格連年上漲,根本抑制不住,鐵礦石定價權牢牢掌握在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上游礦業巨頭手里。
2012-2015年在國內鋼鐵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因為他們的成本實在是太低,外礦不僅沒有主動降低產量,反而憑借超低采礦成本加大銷量,和市場占有率,恨不得抽光鋼企最后一滴血液,可謂是雪上加霜,痛苦的不僅僅是鋼廠,而是整個產業鏈。
外礦資本結構圖
查看外礦資本構成,可見,鐵礦石市場博弈背后真正的主導力量是金融資本,不僅向礦山提供實際的資本支持,投行提供的分析報告也很大程度上引導了行情和預期。國際金融資本與生產資本的緊密結合使得三大礦商牢牢掌控著鐵礦石定價權。
實際上,普氏價格作為鐵礦石定價基準這一現實一直沒變,國內現貨也好、期貨也好仍無法撼動這一格局。雖然普氏指數是價格形成的源頭和根本,但期貨市場透明的價格機制卻對普氏指數起到了制約作用。鋼鐵俠們!加油!
2
國內鐵礦山:今年無疑是開心的,在客觀利潤的誘惑下,后期預期會增加產量,生存條件得到改善,也僅僅是生存條件,就目前的環保政策看來,開工響應速度和產量有待觀察。
此外,無論是現在鋼企的生產工藝,還是采礦成本,可能內礦真的沒有什么優勢,更何況,這次的漲價是暴漲,不是持續性1-2年的漲價,可能還沒等內礦開工,購買設備,外礦就一紙公告:復產!!外國礦山在幾年前好不容易逼死的內礦,怕是低成本的外礦不會給咱們這個機會。按這個邏輯,鐵礦石高價能維持多久呢?大概還有4個月左右。鋼鐵俠們!加油!
3
期貨市場:“鐵礦石期貨實施引入境外者業務,此舉標志著以中國鐵礦石期貨市場為中心的國際貿易定價模式即將開啟,澳洲對中國鐵礦石進口“漫天要價”的歷史也將就此終結。”
現在看來,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很骨感啊,上述論斷幾個月之后,今年3月份起行情就開始暴漲。環保也好,供給側改革也好,期貨市場引入外資從業者等政策都曾或多或少引起從業者的質疑。這些政策都是為了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國際化競爭力,本無可厚非,執行起來也是強而有力!!!!!只能,也只敢用連續的感嘆號抒發內心的感慨。
期貨這把雙刃劍,目前來看,只能說沒有用好,鋼企參與度不大,機構投資者較少,國內自持是最大的市場和需方導致看法太過于自信和單一,聽不見不同意見,缺少系統的風險防范,行業調研不夠深入,甚至數據統計都參考三無產品神秘小紙條,導致每當日子剛剛好過一點,就被收割。
中方的行業領袖和專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求一種更加公平,透明的價格發現機制和更加合理的產業鏈利潤分配格局,被寄予希望的就是國際化的鐵礦石期貨,這種構建,需要時代,也需要一大批有魄力的人物出現。如同石油期貨一樣,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鋼鐵俠們!加油!
4
國內鋼鐵企業:面對暴漲的原材料,成品材只是象征性的上漲一下,還不斷的上下震蕩,鋼企很有良心,沒有轉嫁消費者,鋼企無疑成為了目前鐵礦石漲價最大的受害者。
螺紋鋼盤面毛利(元/噸)
鋼廠利潤正一步步的被原料上漲所吞噬,淪為礦企的打工者。鋼廠的成本,微薄的利潤,支撐了后期現貨的價格,短期來看,即便明天鐵礦石就反手暴跌,目前的成本,利潤,價格和供需都不足以讓現貨跌太多。
5
產業鏈:首先看看國內鋼鐵產業及鐵礦石定價的發展階段
產業鏈利潤分配格局很難改變,利潤向產業鏈上游轉移,無論暴漲還是暴跌受傷害的都是國內產業。之前盈利1000一噸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礦山賭你會接盤,別說800,就是1000你照樣得接,因為你有增加產能的迫切需求,鋼企利潤雖然低了,但是支持了國民經濟建設,至少生產廠家是自己的,產業鏈,制造業是自己的,還可以忍受。怕就怕人家這次想要的不是利潤。鐵礦石真的還好,外礦商只是收割了部分利潤,相比于大豆,油脂來說,已經很滿足了,要是哪一天,國外資本決定要收購國內鋼廠,直接插手國內生產環節,又有哪個鋼廠競爭的過?別看現在規模很大,只需要斷供國內原料,然后以成本價銷售2年,配合國際資本外圍圍剿收割,國內的鋼貿企業大概率是要破產,如果國家干預,還可以反口去國際上咬一口,不承認國內的市場經濟體制,之前的大豆產業,日化產業不就是這么做的?上游主導者們,趁著現在掙錢,別再做低端的競爭了,多考慮一下未來吧,在下一輪的政策和發展階段引導產業鏈從業者怎么樣配合好,發展強大,少收割國內從業者,不說取得定價權,至少能夠有效制約。鋼鐵俠們!加油!
6
現貨:與鐵礦石相比,成品材的漲幅并不是很大??陀^來說,成材上半年總體平穩,價格上下震蕩波動,產量在不斷增長的情況下,需求也表現不錯,庫存尚可,型材部分還缺貨,后期在高成本的情況下,廠家是增產降成本(經濟學邊際成本),還是降產倒逼原材料降價(理智非經濟的選擇),還很難說,但無論哪種選擇,短期基本面都不支持現貨大幅跌價,而且下半年的環保更嚴,需求更旺盛。鋼廠在出貨良好,成本高企的情況下,多半會探漲,放心采,大膽賣,后期大概還是震蕩性上行的行情。在方向不明朗之前,都有盈利機會,既適合出貨,又適合補倉,怎么操作都可以,選對時機就行了,加油!